前行路上丨“水医生”魏嵬:18年如一日为长江水“体检”-600cc全讯白菜

  • 故事人物
    • 魏嵬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重庆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3-27

“把着生态屏障的最后关口,扛着守护长江重庆段的国家使命,奔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腔赤诚,万千足迹,清江碧水,是你写在祖国大地最美的诗行……”

“把着生态屏障的最后关口,扛着守护长江重庆段的国家使命,奔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腔赤诚,万千足迹,清江碧水,是你写在祖国大地最美的诗行……”

作为重庆市巫山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的魏嵬扎根一线,投身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干就是18年。18年来,跋重山、涉千水,他的足迹遍布巫山县域内长江段及其六条支流,行程超8万公里水路,相当于绕地球一周。                                              

魏嵬在巫峡境内红石梁长江断面饮用水源采样。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魏嵬现年41岁,2005年从青岛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巫山投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每月上旬,魏嵬和同事们都会按时对长江干流及六条支流开展水质例行监测。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他们还要对各支流的回水段开展水质巡查及预警。

打水、采样、分装……魏嵬和同事们有条不紊地采样,每一个步骤他们都一丝不苟。

大家知道,采样的每一个步骤都事关监测结果,采样的位置必须准确、容器必须严格达标、试剂少一滴或多一滴都不容有差,这不仅仅是科学的要求,更是在魏嵬的带领下,监测站所有人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因为经常身着白大褂开展采样监测和实验分析工作,魏嵬和同事们也被称为“水医生”。给长江及其支流的水质做“体检”,时刻关注水质变化情况,出报告就是他们的职责。

魏嵬记得刚入行没多久,他们的采集用船还是租用的铁皮船。有一年冬天,他和同事们在大宁河花台断面采样时,由于船头站的人较多,回舱取东西时他不慎落入水中,在接近零度的水中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监测站的站长吴光应和另一个同事赶紧脱下毛衣和秋裤给他穿上,同事的帮助如同暖流一般温暖。最终,他咬紧牙关克服了困难,完成了采样工作。

站里的前辈们手把手教学,魏嵬自己也刻苦钻研,在一次次外出采样中魏嵬越发得心应手。如今的魏嵬,已经成长为站内的技术领头人,个人持证上岗项目达54项,占全站持证上岗数的一半以上。

“但除了自己要钻研技术、提升业务能力,全站的各项水平也得跟上。”魏嵬说。因此,带徒弟也成了他的工作之一。在站里的18年,魏嵬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同事来来往往,见证着监测船、监测工具和实验设备的一次次升级换代,但“传承”二字始终萦绕心头,他不仅向年轻同事们传授工作中的经验技术,还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怀。

身穿“白大褂”的魏嵬正在监测长江水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守护重庆长江流域‘东大门’是我的初心和使命。”魏嵬说,他和同事们每年要完成巫山县26个乡镇街道、34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采样监测,为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在巫山县推进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工作中,从站房选址,到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技术指导,再到自动监测仪器的安装调试、稳定运行,魏嵬都全程参与,以确保自动监测数据能真实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如今,长江重庆段出境断面稳定保持在ii类水质标准,各支流水质稳定达到相应水域功能水质标准,达标率100%。

魏嵬说:“我很高兴能够从事环保工作,能够亲眼见证家乡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我将继续坚守在环保一线,扎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继续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综合新华网、国际在线、人民资讯)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